專訪圓幣科技CEO Rita Liu:做好穩定幣基礎設施,場景選擇也是關鍵

專訪圓幣科技CEO Rita Liu:做好穩定幣基礎設施,場景選擇也是關鍵

PANews
By PANews
2025-11-08 04:00

採編:Jae, PANews

在Web3「脫虛向實」的大趨勢下,穩定幣的應用場景正從加密原生市場加速走向實體經濟,尤其是對於效率痛點突出的跨境支付領域,合規穩定幣被視為新一代解決方案的核心組件。圓幣科技CEO Rita Liu無疑是穩定幣賽道的領導者。正值2025上海區塊鏈國際週,Rita Liu帶著對穩定幣賽道的最新思考,發表了主題演講。近期,PANews對Rita Liu進行了獨家專訪,深入探討了圓幣科技的產品創新、生態佈局以及她對PayFi行業的獨到見解。

Rita Liu的職業生涯橫跨傳統金融與前沿科技,曾在網路金融領域深耕多年,親歷了行動支付從萌芽到普及的全過程。如今,她將「信任即基石」的概念帶入Web3世界,堅持以合規為錨、以生態為帆,推動穩定幣從資產層到應用層的全鏈條創新。

在Rita Liu的帶領下,圓幣科技定位於成為加密金融與實體經濟的橋樑,透過建構錢包、出入金等一體化設施,讓傳統企業連結下一代支付解決方案。如今,圓幣科技已形成涵蓋穩定幣發行監管框架建設與支付創新的雙引擎佈局。一方面,其全資子公司圓幣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於2024年7月參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穩定幣發行人沙盒;另一方面,新品牌「源穩支付」(OristaPay)聚焦B2B 跨國結算場景,實現分鐘級支付與結算的突破。 Rita Liu認為,穩定幣的真正價值在於「讓每一筆支付都能更有效率、更透明、更可信」。

在談到產業的現狀與未來時,Rita Liu深入剖析了全球跨國支付的痛點,分享了圓幣科技在合規框架下的生態藍圖,也展望了PayFi賽道從「百花齊放」走向「超級應用」的未來趨勢。她強調,真正的創新不在於追逐風口,而是深耕場景、打磨體驗,讓穩定幣成為實體經濟中「被需要」的解決方案。

以下是專訪的文字整理:

專注於B2B跨境結算

PANews:幸會Rita,請先做個自我介紹並回顧下圓幣科技的發展歷程。

Rita Liu:我是圓幣科技的CEO,Rita Liu。圓幣科技於2020 年在香港成立,現在有兩大業務線,首先是穩定幣創新相關的全資子公司圓幣創新科技,並在去年7 月進入了香港穩定幣發行方的沙盒。其次是支付創新相關的業務線,我們在9月底宣布成立的一個名為OristaPay的新品牌,中文是源穩支付。簡而言之,我們集團所有的業務線都與穩定幣支付相關,並透過不同的實體支援不同的業務線。我們的願景是促成穩定幣在實體經濟當中的真實採用,協助跨國貿易解決支付端的難題,並擴展穩定幣的應用場景。

PANews:剛才您也提到在前段時間推出了新品牌“源穩支付”,能否分享這一舉措背後的戰略考慮呢?

Rita Liu:主要是為了區分穩定幣的發行與支付業務。 5月21 號,香港立法會通過了《穩定幣條例草案》。我們的全資子公司圓幣創新科技,就是在做香港本地穩定幣相關監理框架建設,積極參與香港金融科技領域的合規實踐,去年也進入了穩定幣發行人的沙盒。

就整個穩定幣市場而言,除了發行以外,還有一系列相關生態。其中一個就是從去年開始特別火紅的穩定幣支付賽道。穩定幣支付其實也有不同的場景,如B2B、B2C、C2C等。源穩支付就是一個專注於B2B場景的穩定幣支付平台,其中包含了錢包、法幣、出金等功能。

PANews:源穩支付專注跨境支付服務,您認為目前全球跨境支付體系中,最大的痛點是什麼?

Rita Liu:我認為,不管是全球的支付體系,還是金融體系,如今在不同的環節中依然存在著效率低下或不透明的現象。現在的電子化系統,實際上是從原來的紙質化系統建構演化而來的,存在著許多中間商。一旦有中間商,就容易不透明。以全球的跨國支付為例,我們常提到Swift系統,但其實Swift只做報文,也就是資訊流。

假設我要從香港匯款到另一個國家,其中除了Swift會發送個報文信息流以外,清結算是由銀行之間去完成的,也就是中間行,但其實它們就是私有賬目之間的對賬,也就是說,你如果要匯款到一個當地金融體係不是特別發達的地區,它的當地中間行中間關係,比如香港到某一個非洲國家,幾家非特別哪些中間行會扣費?錢什麼時候會到帳?這些訊息都是模糊的。

如果使用穩定幣的話,它是基於區塊鏈將資訊流與資金流合一的,是真正的原子結算,也就是支付即結算。全球任何角落的價值交換都可以在分鐘級、秒級完成,無論效率,或透明度都遠高於傳統支付方式。

以香港為源點,聚焦應用場景落地

PANews:針對您剛剛提到的問題,圓幣科技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又是什麼呢?

Rita Liu:從長遠來看,我覺得圓幣的優勢有兩點。第一點是品牌,我原本在網路金融業,螞蟻當時提出的一個Slogan特別深入人心:因為信任,所以簡單。金融就是信任為基礎的,圓幣從自2020 年成立到今天,從第一天開始就將合規合法作為立業之本。穩定幣也必須是在合規合法的前提下去發行或流通,才能真正地被大規模應用。

五年一步一腳印走過來,不管市場上發生什麼,圓幣始終想建立一個可信賴、可靠的品牌形象,就是我們永遠堅定不移地在服務客戶。簡言之,經過五年的積淀,我們就是要塑造出一個合規合法且可信賴的平台。

第二點就是專注於全生態建設,我們所有的業務都與穩定幣相關,不管市場上出現什麼樣的誘惑,我們一直都在深耕穩定幣相關的創新,打造穩定幣生態。

大家現在常質疑,穩定幣發行出來到底有沒有應用場景?我們認為,香港其實不缺應用場景,缺的是從0 到1 的實踐,尤其是對於傳統企業和個人而言。用戶可能在社群媒體上接觸過很多穩定幣的內容,但卻不知道該怎麼用。錢包就是個典型例子,教育成本非常高,但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Web 3的用戶體驗在變得越來越好,自託管錢包的用戶體驗也是越來越好的,包括出金與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等。付款不是一刀切的,B2B場景和B2C場景是完全不一樣的,它們涉及到需要不同的支付解決方案,這就回到了我們最初的願景,也就是連接Web 2和Web 3,我們必須要把Web 3的優勢和Web 2 的精華結合起來。

透過穩定幣支付平台OristaPay,提供客戶前端產品,包括出金、結算等一系列服務。等香港發行合規合法的穩定幣以後,對於客戶而言就很方便了,因為它們已經有現成的帳戶跟基礎設施能使用了。我們在佈置全生態的同時,也會從實體經濟的角度做大量前期教育工作,引導大量的傳統企業客戶入場。

PANews:在不同司法轄區中,跨境支付涉及的合規要求複雜,圓幣科技如何保證服務在全球範圍內的合法合規性?

Rita Liu:從比較主流的國家或地區開始,全球的監管都在越來越成熟。首先,從公司準則的角度出發,我們作為一家以合規合法為基準的企業,到任何地方的第一反應就是公司做的這項業務在當地是否合規。其次,從全球穩定幣監管的角度來講,就是剛才提過的幾個主要司法轄區,已經有相應的法案落地了,但也還在實施過程中。

比美國為例,其實《天才法案》已經通過成為法律了,但是還沒生效,而且它的監管細則也還沒發布。監管細則包括了美國財政部相關的所有體系,如反洗錢的標準體係等,都會有相應的監管細則,但現在這些都還沒出台。因此,我認為,全球監管的合規合法化進程仍處於比較早期。

接下來,各大主要司法轄區之間可能會推行互認,也就是企業在一個司法區取得的執照,其發行的資產也可以去另一個司法區當地合規合法的流通。美國的《天才法案》裡面也有提到,明年生效前會推出互認標準。哪些地區可以互認、互認標準如何制定等問題,都可能在這個過程中逐步融合。互認對於企業在全球展業的過程中,將帶來較少的摩擦。因此,我認為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趨勢。

PANews:圓幣科技未來業務的重點與發展重心會在哪裡?

Rita Liu:圓幣科技從2020 年成立,一直堅持至今。簡而言之,我們非常認可穩定幣賽道的前景,整個生態也有很多仍待建造的地方,我們希望能參與各個環節。接下來1到2年,可能會出現強烈融合的趨勢,例如形成聯盟或所謂的「超級應用」。

企業需要思考如何更深地捕捉價值,例如穩定幣發行方在開發公鏈、交易所也正在發行穩定幣等。之後,支付公司也可能開發自身的穩定幣或公鏈,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圓幣的核心就是以合規合法為導向,在融合的過程深入參與各個環節,包括錢包、出入金等,幫助實體企業採用合法合規的穩定幣。

我們計劃全生態佈局。我經常提到“四層理論”,包括清算層、資產層、出金層和最頂端的應用層。圓幣目前還沒開發自用的公鏈,但我們跟Hashkey 與Solana、Aptos等股東緊密合作,其實也是有佈局的。因此,全生態佈局是我們的重要策略,對於服務實體經濟是非常重要的。當真正滲透到實體經濟以後,你會發現很多使用者是有使用意願的,但目前的門檻還是太高了。

PANews:您認為香港在穩定幣發展方面,相較全球其他地區有哪些獨特優勢?

Rita Liu:我認為,香港的獨特優勢很明顯。圓幣從一開始就專注於B2B業務,香港又是全球的貿易結算中心兼金融中心。此外,香港也有法律、金融基礎建設等方面的優勢,都是非常適合做Web 3相關創新的。

當然,全球可能有不少類似的地方,但香港依然蘊藏著巨大的潛力與機會,畢竟在穩定幣時代到來前,香港就已經是大中華區最主要的結算中心了。以此類推,進入穩定幣時代,香港極有可能仍保持著先發優勢。因此,它就承擔了相當重要的窗口角色,我們的業務也由此展開。

圓幣專注於B2B,但服務實體經濟並不是大家想像得那麼容易。雖然企業普遍存在比傳統支付更有效率、更低成本的訴求,但吸引它們採用新產品得前提是把基礎建設及顧客體驗做好。

另外,相較全球其它地區,香港在穩定幣與加密資產監管相關得立法進度是相當有效率的。以前,金融相關的立法從通過到生效可能要9個月,甚至一年以上。然而,穩定幣的立法從通過到生效只經歷了兩個半月,堪稱史無前例,這就表明了香港的決心,同時也是我們始終看好香港並在其紮根的原因。

PANews:近期,Paxos 意外鑄造銷毀300 兆PYUSD 的烏龍事件,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對於這類合作夥伴的風險,請問圓幣科技在技術治理與內部控制層面採取了哪些措施,用來預防類似風險?

Rita Liu:現在產業都有加密金融要向上走的共識,從草莽式發展到穩定且合規的大規模應用,但Paxos的「烏龍事件」在傳統金融也不是沒發生過。每幾年就會有某家銀行發生類似金額輸錯或錯誤轉帳的問題,因為傳統金融機構底層都是中心化帳本,所以這種情況其實也發生過挺多次。

不管是傳統金融,或是加密金融,對於涉及金錢的問題都應抱持嚴肅的態度,在製度上需要有極強的風控、治理等。雖然傳統金融也並非完美,但在治理、合規等方面仍有許多地方值得加密金融去學習。

加密產業在技術層面有著許多優勢,但如何透過科技打造用戶信任是個值得全產業深思的問題。

PANews:圓幣科技在今年7 月對外公佈完成4,000 萬美元A2 輪融資,未來在產品或技術上有哪些重點投入?

Rita Liu:剛才所提過的全產業佈局需要真正為實體經濟賦能,其中各個環節都涉及大量的建設工作以及資源投入。

9月底,我們宣布正式成立源穩支付其實就是第一步,從品牌的角度將業務線分得更清楚。 OristaPay就是從支付、錢包託管、從用戶體驗等客戶端角度出發,為傳統金融機構與實體客戶提供服務。

我們的願景是從一開始就專注於B2B 的穩定幣基建,錢包是支付行業十分重要的一個議題,因為用戶的資產最終所在的地方就是最核心的點。

其實,現在也有B2C或C2C的錢包。我們目前的定位就是專注於B2B的企業級錢包,為各個傳統領域的貿易企業採用穩定幣解決它們自身痛點提供更絲滑的客戶體驗。總而言之,我們進行全產業佈局的每一個環節就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了。

PANews:您認為現階段PayFi 賽道的發展面臨痛點有哪些,以及下一個成長曲線或主流趨勢會是什麼?

Rita Liu:我認為,目前PayFi的創新倒不存在什麼痛點,業內百花齊放,而且在各地監管越來越成熟的行業背景下,PayFi 從原來的一種概念,現在已經落地到各個應用場景了。

我也對產業的發展非常興奮,有B2B、B2C、匯款、支付卡片等各類應用程式或業務出現。產業內的不同角色在逐步融合,例如交易所、穩定幣發行商、傳統支付機構也都開始做支付。雖然我們目前是專注於B2B ,大家可能也都是從不同的應用場景切入,但不同角色的融合就可能會朝著「超級應用」的方向發展。

產業面臨的整體挑戰主要還是在不同司法轄區內的不同的監管進度,企業要去符合當地的情況,但這是一種很正常的挑戰,各類金融機構都會面對。因此,公司需要對各地的監管情況保持緊密關注。

PANews:根據您的經驗,您會給赴港參與穩定幣業務的機構或團隊哪些建議?

Rita Liu:我覺得選對做透應用場景是很重要的。如果企業的產品在某一領域能夠被100 個人非常熱愛VS 10,000個人都覺得可用可不用,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針對垂直的服務對象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這其實也始終是Web 3的一個重要課題。簡而言之,我的建議就是選好場景,並且持續深耕。

相關內容
下載Coinglass APP
獲得更好、更全面的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