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專欄:加密行業需要的是殺手級應用,不是打不倒的幣安

彭博專欄:加密行業需要的是殺手級應用,不是打不倒的幣安

PANews
By PANews
2023-11-23 08:00

來源:Bloomberg

作者:Aaron Brown

編譯:比推BitpushNews Mary Liu

這是大多數普通人不需要也冇機會回答的問題:

您願意在冇有美國引渡條約的情況下坐擁 230 億美元身家生活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還是犧牲一大筆財富,或在監獄裡待 18 個月來解決與美國司法部(DOJ)和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所有問題?

彭博專欄:加密行業需要的是殺手級應用,不是打不倒的幣安

幣安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趙長鵬似乎選擇了後者。

我們不知道該交易的所有細節–最被關注的一點是CZ需要在監獄裡呆多久(如果有的話)–但這似乎為幣安繼續作為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以及趙繼續保持地位掃清了道路。他在彭博億萬富翁指數中名列前 100 名。

我認為該交易本身以及所需加強的監管將給幣安的許多客戶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在美國以外的客戶,想要遵守美國標準的加密交易員已經轉向 Coinbase Global Inc. 等替代方案。

更大的問題是傳統金融係統和加密金融係統之間的關係。

幾乎所有加密相關的新聞報道都離不開那些新潮又拗口詞彙:人們用法定貨幣兌換加密貨幣,或交易加密資產以賺取法定貨幣利潤,或為加密貨幣項目籌集法定現金,或使用加密貨幣購買傳統商品和服務。

毫無疑問,這都可以歸結為人性中的興奮、衝突、犯罪、懲罰以及財富得失心。

但這是一個扭曲的觀點,因為它忽略了加密協議相對和平穩定發展的更大敘事,不需要與傳統金融或法律體係進行任何互動。

當前的熱門領域是Metaverse、Web 3.0、Layer 2和Layer 3中的項目,儘管 2022 年遇到了些許挫折,但我們不能把DeFi排除在外。雖然所有這些東西都有技術定義,但它們都作為流行語被加密人士掛在嘴邊,更有用用於營銷和炒作,而不是對實際項目進行分類和跟蹤。

不過好的一方面是,這些事情都取得了真正的進展,甚至更多。(聲明:我是一名活躍的加密投資者,並與加密公司有風險投資和谘詢關係。)

幣安在技術前沿發展起來,遊走在多個司法管轄區模糊且不一致的法規之下,滿足客戶的同時激怒了監管機構。它現在似乎選擇站在合法性這邊,在已知領土上重建自己。美國監管機構似乎已準備好接受其為“合法移民”。

加上今年的其他和解以及 SEC 批準現貨比特幣 ETF等預期進展,這表明監管機構和希望將法定貨幣轉入和轉出加密貨幣的人們之間通過談判達成休戰。

如果能夠采取有效的防範措施來防止欺詐、洗錢、逃稅和違反製裁行為,金融部門的監管機構似乎準備允許轉賬。

許多老派的加密純粹主義者(我本人也傾向於這個方向)對此表示懷疑。

我們認為加密貨幣的未來將脫離傳統金融,徹底改變社會的協議將不會由法定現金資助,並且它們的價值不會輕易轉化為法定貨幣。加密純粹主義者希望減少政府和大型金融機構的強製力,而不是被他們歸化,當然也不會按照他們的條件妥協。

彭博專欄:加密行業需要的是殺手級應用,不是打不倒的幣安

但加密領域還有許多其他人歡迎和平共處,並製定明確的規則。

原因之一是他們認為這將減少欺詐,包括勒索軟件、恐怖主義等犯罪活動的發生。另一個原因是,它將降低承銷加密貨幣項目的法定資本成本,增加可以從成功項目中提取的法幣價值。

但也許最大的原因是它將允許守法的人能在行業裡踏實做事,而不必擔心被起訴。

在監管方面,想要將加密貨幣納入現有法律製度的流派和那些希望儘可能將加密貨幣與法定貨幣隔離的流派之間存在著平行分歧。CZ與美國監管機構的交易似乎是前者的勝利。如果這筆交易令雙方都滿意,我們可以預期其他加密前沿項目將脫穎而出。

加密貨幣的未來將由技術決定,而不是由億萬富翁和律師就前沿房地產進行談判決定。

如果加密貨幣領域能推出一款“殺手級應用”,能夠說服數億人學習真正的加密貨幣–而不僅僅是在投資組合中持有加密貨幣或進行 NFT 投機–那麼它會自行起飛,無需征求監管機構的許可或傳統投資者的資本。

如果冇有殺手級應用程序,加密貨幣將仍然是邊緣化項目和小眾信徒眼中的技術工具,不會有足夠的經濟價值來引起律師或大多數投資者的興趣。

相關內容
下載Coinglass APP
獲得更好、更全面的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