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是旨在跟蹤法幣等基礎資產價值的加密貨幣。然而,創建一種能夠平衡去中心化、價格穩定和資金使用效率的穩定幣極具挑戰性。穩定幣三元悖論,本質上是對穩定幣設計中所面臨的一個根本性矛盾的描述。它借鑒了國際金融學中的“三元悖論”的概念,將穩定幣的三個核心目標放在一起進行分析。
穩定幣的三個核心目標
資本效率(Capital Efficiency):指的是在發行穩定幣時,不需要為每一單位的穩定幣提供等量的儲備資產。這意味著可以通過少量的資金來發行較多的穩定幣,從而提高資本利用率。它代表了穩定幣利用其支持資產(即抵押品)來保持價值穩定的充分程度。
價格穩定性(Price Stability):穩定幣的核心目標是價格與某種錨定資產(例如美元)保持穩定,不會出現大幅波動。例如,在刨除一切其他因素影響下,如果一種穩定幣與美元掛鉤,則 1 枚該穩定幣的價值應始終為 1 美元。也就是說,一杯可樂今天的穩定幣價格與這杯可樂明天、下周或下個月的穩定幣價格是一樣的。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這是指穩定幣的發行、管理和流通過程應儘量減少對中心化機構的依賴,確保整個系統更加透明、抗審查和抗操控。
三種常見的穩定幣
擔保抵押型穩定幣:通過抵押法定貨幣、數位資產或其他有形資產來保證穩定幣的價值。這種方式能夠較好地保證價格穩定和可兌換性,但去中心化程度較低。市場上常見的USDC即為該類型的穩定幣
演算法型穩定幣:通過複雜的演算法來調節穩定幣的供應量,以維持價格穩定。這種方式去中心化程度較高,但價格穩定性存在較大風險。演算法穩定幣旨在實現去中心化和高資金使用效率,但往往難以保持價格穩定。原因在於,它們的穩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需求量和演算法,而演算法在壓力之下可能會失靈和脫鉤。常見的如UST等演算法穩定幣。
混合型穩定幣:結合了擔保型和演算法型穩定幣的特徵,試圖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穩定幣的三元悖論
資本效率 + 價格穩定性:如果想要既提高資本效率,又確保價格穩定,通常需要依賴中心化的實體。例如,像USDT(Tether)這樣的穩定幣,它通過部分儲備機制(即不必持有100%儲備)來實現高資本效率,同時通過中心化管理來確保價格穩定性。然而,這種設計犧牲了去中心化。
價格穩定性 + 去中心化:為了保持價格穩定,同時去中心化,通常會依靠超額抵押等機制。例如,DAI通過超額抵押數位資產來保持錨定,但這種方式大大降低了資本效率,因為發行1美元的DAI可能需要遠超過1美元的加密資產作為抵押。
資本效率 + 去中心化:為了提高資本效率並去中心化,往往會採用演算法穩定幣的方式,例如Ampleforth(AMPL)或UST(TerraUSD)的早期設計。這些穩定幣通過演算法調整供給,但它們往往在價格穩定性上存在較大問題,容易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導致價格脫錨。
穩定幣三元悖論揭示了當前穩定幣設計中的一種根本性挑戰:發行方無法同時在資本效率、價格穩定性和去中心化三方面取得完美的平衡。不同的穩定幣在這三者之間做出不同的取捨,產生了各自的優勢和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