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平倉合約 OI:加密貨幣永續合約核心概念解析
相關內容

未平倉合約 OI:加密貨幣永續合約核心概念解析

未平倉合約(Open Interest, OI),亦稱持倉量,是衡量金融衍生品市場規模與資本深度的核心指標,其定義為在特定時間點,所有尚未透過對沖平倉或到期交割方式了結的有效合約總數。作為一項存量(Stock)指標,未平倉合約反映了市場中持續存在的部位規模與資本承載能力,體現了市場的延續性。這與成交量(Volume)有著本質區別,後者作為流量(Flow)指標,記錄的是特定時間段內的交易活躍度與換手情況。因此,未平倉合約衡量的是市場參與的深度,而成交量則衡量其熱度。在統計口徑上,市場通常採用單邊計算,因為每一份多頭合約必然有對應的空頭合約存在。

未平倉合約的數值變動遵循一套明確的交易邏輯。當新的買方與新的賣方共同進場開倉(雙開)時,市場中淨增加了新的部位,未平倉合約隨之增加。相反,當原有的多頭方與空頭方相互平倉離場(雙平)時,存量部位得到結清,未平倉合約則會減少。若交易僅為部位的轉移,例如一位新進場的買方從一位希望平倉的賣方手中接手合約,此時市場總部位並未增減,未平倉合約的數值將保持不變。在具有到期日的傳統期貨市場中,此機制的典型體現是「移倉換月」,即臨近交割時,資金會從即將到期的合約中流出,導致其 OI 驟減,並同時流入新的主力合約,使其 OI 相應增長。

coinglass_wiki_img

未平倉合約的基本原理在加密貨幣永續合約市場中得到了直接應用,但因產品設計的創新而呈現出獨特的動態特徵。永續合約最顯著的特點是無到期日,這使其 OI 呈現出連續性變化的趨勢,徹底消除了傳統期貨市場週期性的「移倉換月」現象。為了使合約價格能緊密錨定現貨指數,永續合約引入了資金費率機制作為替代,透過調節多空雙方的持倉成本來維持價格穩定,此機制也成為影響投資者持倉意願與 OI 規模的關鍵變量。同時,加密貨幣市場普遍存在的高槓桿特性,使得投資者能以較少的保證金撬動更大名義價值的部位,從而顯著放大了未平倉合約所代表的市場總風險敞口。

在數據揭露方面,交易平台普遍採用數量(如合約張數或幣數)與名義價值(如美元等法幣價值)的雙重口徑來展示 OI,以便市場參與者從不同維度評估風險。此外,根據保證金資產的不同,還存在 USDT 本位與幣本位合約的區分。在市場分析層面,未平倉合約本身是方向中性的,它僅展示多空雙方對峙的總規模,而不揭示哪一方佔據優勢。因此,對其解讀必須置於更廣闊的分析框架中,與價格走勢、成交量、資金費率及強平數據等指標並列觀測,才能客觀地洞察市場情緒與結構變化。特別是在風險管理中,OI 與強制平倉、自動減倉(ADL)等機制緊密相連。當市場出現極端單邊行情時,大規模的強制平倉事件會瞬間抹去大量未平倉合約,導致 OI 同步劇烈收縮,這種現象是評估市場系統性風險的重要參考。

下載Coinglass APP
獲得更好、更全面的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