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器人到終端,Web3用戶體驗內卷加劇

從機器人到終端,Web3用戶體驗內卷加劇

PANews
By PANews
2023-11-28 05:00

作者:Owen Fernau

編譯:比推 BitpushNews Mary Liu

2023 年,交易機器人已經從默默無聞變成了非常流行的加密應用程序。

Maestro、Banana Gun 和 Unibot 等頂級交易機器人在過去一年半中促成了超過 40 億美元的交易量。 在過去 30 天裡,Maestro 和 Banagun 消耗的 Gas 量比除 Uniswap 和 USDT 這兩個以太坊生態項目之外的所有項目都多。

從機器人到終端,Web3用戶體驗內卷加劇

以太坊上的主要 Gas 消耗大戶

與加密交易者之前可用的功能相比,機器人提供了一個關鍵優勢——它們使用一種稱為 intent(意圖)的東西,也就是說用戶表明他們想要什麼,並將「怎麼做」方面的問題轉移給機器人。

例如,通過名為 Snipers 的 Telegram 機器人子集,用戶可以粘貼即將空投的代幣地址,並指定參數,例如購買資產的最低金額、滑點金額以及是否僅在 啟動後的第一個區塊。

從機器人到終端,Web3用戶體驗內卷加劇

Banana Sniper 界面

事實證明,這種程度的控製是有用的,尤其是今年早些時候模因幣(早期購買正確的代幣可能意味著數百萬美元的利潤)風頭正盛時。

「內卷」加劇

這些 Telegram 機器人的成功催生了無數競爭對手,但當 Flashbots(參與最大可提取價值(MEV)的領先組織)聯合創始人 Stephane Gosselin 上週推出了一款名為 Alfred 的新 Telegram 機器人時,它發出了一條消息: 該行業可能會繼續存在。

在上週以以太坊為主題的 Devconnect 活動上,Gosselin 發現開發人員才剛剛開始理解 Telegram 機器人為何有意義。 他告訴 The Defiant:「大多數人都認為機器人是熊市投機行為,而不是加密貨幣和 DeFi 的更好界面」。

Gosselin 認為他在 Flashbots 上的工作與 Alfred 有著直接的聯係。 「我創建 Flashbots 並不是為了解決 MEV,我創建 Flashbots 是為了改善以太坊上的用戶體驗。」

從機器人到終端,Web3用戶體驗內卷加劇

MEV 運行鏈

Alfred 通過實施 MEV 保護以 Flashbots 的工作為基礎。 這可以保護用戶免受複雜機器人的侵害,這些機器人內置程序代碼, 可以利用已提交但未處理的交易產生的機會。

Flashbot 和減輕 MEV 負面外部性的工作本質上產生了意圖,而「解決者」生態係統則實現了這一點。

Gosselin 認為圍繞 MEV 的基礎設施和意圖(其起源於 MEV 研究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成熟階段。他說: 「現在是在交互層面向最終用戶實際展示其好處的時候了」。

從機器人到終端,Web3用戶體驗內卷加劇

交易供應網絡

從機器人到終端

Telegram 並不是加密用戶體驗創新的唯一熱點。 按數量計算第三大 Telegram 機器人 Unibot 上週推出了網頁交互界面。

據其匿名創始人 Just Another Guy 稱,第二大公司 BananaGun 也在開發一款網絡產品。這些被稱為終端的產品作為加密領域蓬勃發展的「交互層」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

從機器人到終端,Web3用戶體驗內卷加劇

Unibot 機器人終端

Thunder 的創始人 jackson 就押注於這一領域,Thunder 是另一個通過 Alliance 加速器孵化的項目。

jackson 表示:「我認為最終每一個 DEX,無論是 Uniswap、dYdX、Curve,最終都應該成為這些隱形的結算層,然後交互層需要建立這些之上」。

jackson 開始創建一個程序,一旦某些品牌的獨家運動鞋在網上有售,他就會立即購買。 這位創始人補充說,Thunder 的所有工程師也都有「運動鞋 bots」的背景。

交互層優勢

Jackson 認為 Thunder 這樣的接口比 Uniswap Labs 等接口具有天然優勢,後者上個月開始收費。 這個想法是,僅通過一種協議(如 Labs)促進交易的界面將無法提供比 Thunder 這樣的界面更好的價格,後者從 DeFi 中獲取流動性。

Gosselin 認為特定於協議的交互界面仍會留住用戶,但相信終端和機器人模型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Just Another Guy 表示,這個空間並冇有放緩——BananaGun 每天都會增加 300 到 600 名新用戶。

接口的競爭也可能來自聚合器,它們像 Telegram 機器人和終端一樣,可以同時利用許多流動性來源。 然而,聚合器的不同之處在於,用戶必須使用傳統的加密錢包才能使用它們。 因此,聚合器通常更安全,但無法提供機器人那樣的定製級彆。

展望未來,Gosselin 指出,大型語言模型 (LLM) 已推動 ChatGPT 成為有史以來增長最快的消費軟件產品,並將支持針對每個用戶的定製化交互界面。

安全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就像所有加密技術一樣,新興的交互層也伴隨著風險。 在這種情況下,用戶將放棄他們的私鑰來使用這些解決方案。

衍生品平台 Synthetix 創始人 Kain Warwick 認為,許多 Telegram 機器人的安全保證比中心化交易所更差,而中心化交易所(正如 FTX 所見)並不總是有效。

另一方面,Jackson 認為放棄私鑰是一種值得做出的設計權衡——Thunder 使用由前 Coinbase 員工開發的名為 Turnkey 的解決方案來保管用戶的密鑰。

這位創始人承認,控製用戶私鑰並幾乎提供類似中心化交易所的體驗的想法是「兩極分化」的。

雖然 Warwick 對 Telegram 機器人持批評態度,但他也談到了試圖通過他最近成立的公司 Infinex 來挑戰 Binance 和 Coinbase 等中心化交易所。

Jackson 和 Just Another Guy 都表示,他們正在考慮抽象,這是一種設計範式,可以簡化用戶體驗,同時保持對資產的自我托管。

圍繞 Telegram 機器人的安全擔憂並非毫無根據——黑客在 10 月底利用 Maestro(流行的 Telegram 機器人,交易量超過 30 億美元)獲利 50 萬美元。 不到一週後,攻擊者襲擊了 Unibot。

貨幣化

但就目前而言,整個加密貨幣領域出現的界面將改變整個領域的業務動態。

接口貨幣化與加密貨幣領域的一個著名論點「胖協議理論」背道而馳——2016 年,時任 Union Square Ventures 分析師的 Joel Monegro 推測,區塊鏈領域與傳統網絡公司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價值將在協議層而不是在接口層產生。

從機器人到終端,Web3用戶體驗內卷加劇

現在,得益於 MEV、意圖和許多其他基礎設施,Figmant Capital 等風險投資公司認為加密前端將獲得巨大的價值。

隨著大批企業家探索不同的界面模型,很明顯,一些創始人認為在交互層面獲取價值潛力巨大。

隨著加密貨幣用戶體驗的不斷發展,Gosselin、Jackson、Just Another Guy、甚至 Warwick 都同意,現在是改進加密貨幣用戶體驗的關鍵時刻。

相关内容
下载Coinglass APP
获得更好、更全面的用户体验